截至2022年底,流通中数字人民币存量达到136.1亿元|世界时讯
今年以来,我国已有多地发布数字人民币规划方案,数字人民币加快融入百姓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推进应用场景创新建设。
(相关资料图)
目前,多地发布的数字人民币规划呈现三方面特征:
1、关注数字人民币 对公领域的应用 以及 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 发挥的价值;
2、关注数字人民币 相关的前沿技术 如智能合约;
3、对数字人民币推广提出具体的工作方向及量化指标,体现出 各地推动数字人民币稳步进展的信心和决心 。
1月9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深圳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的意见》提出, 深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联动中国联动香港开展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携手打造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示范区 。
3月9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金融科技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 加强创新场景应用开发 ,再拓展民生服务领域、商户消费领域、文化旅游领域、机关工资代发等基础场景应用基础上, 积极探索实施资金监管、跨境结算、医疗康养、科创金融等创新应用场景 。
3月17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江苏省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江苏成为 首个公布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方案 的省份,在全省范围内稳妥有序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力争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服务便捷高效、应用覆盖面广、生态较为完善的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体系。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增量扩面、场景持续创新、生态不断完善。
3月22日,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政府发布《深入推进义乌小商品市场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方案》,提出 全面提升市场数字人民币受理环境、推动市场数字人民币交易规模大幅提升、丰富数字人民币数字贸易应用场景等 十个举措。
4月10日《2023年浙江省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要点》,提出要 进一步推进浙江省数字人民币试点增量扩面、提质增效、创新升级 ,力争2023年全年应用场景落地数量达到200万个,月均活跃钱包数量达到400万个,全年交易规模突破2500亿元。
通过梳理各地发布的相关规划发现, 消费场景拓展 和 金融贷款服务 是今年各地推进数字人民币工作的重要内容。
比如在 拓宽消费场景应用 方面,义乌提出力争到2023年底,小商品市场线下在营商户支付场景覆盖率达90%;济南提出分阶段有序试点16类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重点推动数字人民币在食、住、行、游、购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推广应用,加大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出行、政务缴费、校园消费等主要场景的推进力度等。
除了居民日常消费领域,更多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也在加快“解锁”。以浙江省为例,6个试点地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4家企业成功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跨境应用测试,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新模式;亚运会主题硬件钱包发布,为境内外人士提供支付新体验;数字人民币在金融服务领域有效突破,成功落地信贷发放、保险赔付、理财购买等新场景。
在 数字人民币贷款应用 方面,江苏省提出 探索利用数字人民币为小微企业提供便利化的资金管理、薪资发放、进销存等服务 ,稳妥推进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小微贷款、专项补贴。此外,江苏还推出“苏科贷”等数字人民币贷款服务;浙江在今年4月实现了数字人民币在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场景的首笔应用,向金华市高源畜禽专业合作社发放数字人民币贷款70万元。
在 智能合约应用 方面,利用智能合约功能,探索数字人民币 在商业及教培领域预付式消费资金管理、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政府专项资金监管等领域应用 。支持数字人民币通过社会保障卡拓展在经济社会领域的更多应用。
同时,围绕“促消费”发起的多种形式的 数字人民币红包 ,为扩内需、稳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美团发挥零售平台场景优势,联合银行面向新增试点地区用户上线数字人民币红包、消费券;广州地铁联合建设银行面向广州试点地区用户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等一系列行为,助力消费提振,加快数字人民币的普及应用。
自试点启动以来,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交易金额、存量不断增加, 截至2022年底,流通中数字人民币存量达到136.1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人民银行将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持续完善顶层设计和生态体系建设,强化产品和应用创新,逐步建立健全管理框架,不断深化试点成效。
应用场景不断创新丰富,一方面有利于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普及,另一方面也将给百姓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培育数币产业链企业、加强龙头机构引育、深化数币产业研究等将是苏州市深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行动方案任务分解重点。
(数据来源:人民网)